
虽然有选择一定比无选择好,但有时候如何选择都是一种伤脑筋的事,尤其是选择中量级跑车,牌子选择已经够多,有些牌子如Aprilia的中量级都有两个型号RS 457和RS 660选择,所以今期就为大家如何从两者中做选择。
内容大纲
热血的Aprilia
在选购跑车型电自行车时,品牌背景与赛道成绩对不少车迷而言,往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有留意开国际赛事的话,多少都会对Aprilia在MotoGP、WSBK等国际赛事中的表现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意大利传统电自行车品牌之一,Aprilia不单凭借RSV4扬威赛道,厂车RS-GP更于近年在MotoGP赛事中屡有突破。这一切,无疑提升了Aprilia作为性能跑车品牌的吸引力,也令不少追求操控与热血性能的骑仕,将其列为理想选择。
RSV4虽好、但中量级更实际
RSV4作为Aprilia的旗舰跑车,其赛道血统与技术含量无容置疑,但对于绝大部分香港车主而言,其售价、动力输出以及使用的限制,使其更适合作为收藏或专为赛道使用的工具。
若以“可玩、可养、可用”为考量,中量级跑车正正提供了高性能与实际用途之间的平衡点。Aprilia现时于中量级市场推出两款车型-RS 457和RS 660,分别锁定进阶新手与有经验骑仕两个群体,各具特色,亦令不少有意入手Aprilia跑车的朋友陷入选择困难。
RS 457
RS 457是Aprilia为满足全球新一代年轻车主而研发的全新中轻量级跑车,其设计明显汲取自家RS系列的家族语言,拥有与RS 660几乎一样的外观比例,极具运动感。
车辆搭载457c.c.水冷四冲程并列双缸引擎,可输出47.7ps/9,400rpm最大马力,正好符合欧盟A2牌照的限制,虽然香港不受此规限,但这个马力范围在本地环境中仍属实用且容易驾驭的级别。
车体干重仅159kg,车身纤巧、转向灵活,特别适合跑山及市区穿梭。电子配备方面虽不算极端丰富,但已备有TFT全彩仪表板、3段Traction Control、ABS及三种驾驶模式,足以应付大部分日常驾驶情境。
对于正踏入中量级世界,或希望以较低门槛拥有一辆“跑车”的骑仕而言,RS 457可谓是一个极具性价比的入门选择。
RS 660
若果说RS 457是Aprilia的“热血入门”,那么RS 660则可视为其“中量级旗舰”。RS 660采用659c.c.的水冷四冲程并列双缸引擎,输出高达100ps/10,500rpm最大马力,几乎是RS 457的两倍,其加速力道与高速表现可媲美部分公升级跑车。
车身干重则为约169kg,依然维持中量级跑车的灵活性。
RS 660最大的卖点,除动力外,还有其丰富的电子控制系统。车辆配备来自Aprilia自家APRC(Aprilia Performance Ride Control)电子套件,包括六轴IMU 、Cornering ABS、Wheelie Control、电子快排(Quickshifter)、多段Traction Control、引擎牵引力控制(AEB)等,全面提升操控稳定性与骑乘安全。这些高阶设定令RS 660在赛道与山路皆有极高可玩性,同时亦是进阶车主的理想升级目标。
如何选择?
当RS 457与RS 660同时间在眼前的话,骤看之下外观极为相似,甚至拥有几近一致的车身比例与设计语言,但其实两者针对的对象与骑乘性格截然不同。
选择那一款,关键并非单靠马力数字或规格所能判断,而是要回到骑仕本身的经验背景、驾驶习惯、预算取向与对机械性能的期望。
对于刚从细排气量车款升级、或正在寻找一辆中量级、兼顾造型与实用性的跑车而言,RS 457提供了一个极为友善的进入门槛。其马力虽非爆炸级数,但线性输出平稳易控,配合159kg的轻盈干重,使RS 457在山路、城市穿插时都能游刃有余。
特别在香港这类路况复杂、车流密集的环境下,一辆身形适中的跑车往往比高性能机器来得更易驾驭、更贴近日常使用。此外,RS 457在电子配备方面亦不算吝啬,虽未及RS 660般全面,但三段Traction Control与驾驶模式设定已足以应付一般雨天或湿滑路况的应变所需。
更重要的是,其保养开支、轮胎消耗及燃油经济性皆较高性能跑车为低,对于预算有限的用家来说,是一项非常实际的优势。
- RS 457
- RS 457
- RS 457
相对地,RS 660更像是Aprilia于中量级市场所展示的技术实力,专为那些已拥有一定驾驶经验,并希望进一步挑战自我极限的骑仕而设。
她的100ps马力不仅在加速时提供更强烈的推背感,更让整体操控逻辑进入另一层次。配备源自同厂旗舰RSV4的IMU动态感应器,配合Cornering ABS、Wheelie Control、Quickshifter、Traction Control等先进电控,让骑仕在面对极限操控时依然保有高度信心,特别是在湿滑或复杂路况下,这些科技更显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RS 660于悬挂与煞车系统方面亦有更高级的配置,提供更的悬挂与制动表现,尤其适合参与Track Day或要求更高的骑仕。
- RS 660
- RS 660
- RS 660
然而,RS 660亦非没有代价。其引擎散热较高,尽管骑姿已经适合日常使用,但坐姿与RS 457相比仍较进取,加上马力输出较凶猛,对体力与操控要求也相对提高。
对某些车主而言,这些特性虽可视为“纯粹驾驶乐趣”的一部分,但若作为日常通勤用途,更加需要有“爱”才可以接受。再加上较高的维修成本与零件损耗,亦意味着RS 660更适合将电自行车视为激情玩具、多于单纯代步工具的用家。
归根结底,RS 457与RS 660虽同属Aprilia RS家族,实际上却服务于两种不同的骑仕性格:一者精简实用、灵活易上手,强调驾驶的入门体验与日常友善;另一者则进取火爆、装备齐全,讲求的是技术操控与性能极限。
选择那一款,并无绝对的对或错,而是关乎你想从这段骑乘关系中得到什么。是稳健地享受每一次转向与加速的平衡,还是追求让肾上腺素飙升的热血快感?答案,永远在骑仕心中。
编辑Francis试驾RS 457感受
首先谈论是RS 457的操控感,动力输出绝无问题,操控也非常之得心应手,对于新手及老手均非常适合在街道驾驶的中量级啡呤跑车。动力方面就源自一台457c.c.水冷四冲程双汽缸DOHC 8气门引擎,由于是采用270度点火,所以与一般直四引擎有点不同,于5,000转以下时扭力输出已非常饱满,与同级对手相比扭力的输出更为扎实,加速感更为快速及顺畅,非常之好玩。
坐姿方面设计得非常好,虽然RS 457是一辆啡呤跑车,但驾驶时也不用太过俯伏,感觉非常之自然,即使加速时身体伏得较低,也没有不适合或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令操控上轻松及自如。
至于避震及制动,原装前后避后的设定对个人而言就十分适合,自身的体重为54kg,属于较轻盈,原装避震的阻尼带点硬但就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支撑性非常好,如在日常在街道上驾驶就会感受到阻尼的吸震效果。
而前制动就配用320mm单煞车碟配对向四活塞卡钳,制动力非十分足够。可能仍属新车阶段,煞车皮仍需要时间磨合,但已够用。
总括而言,RS 457虽然是一辆细车,但却能给与笔者一份大车的感觉,整个驾驶舱部分非常有600级跑车的格局,视觉上也十分之饱满,行车时也有驾驶大跑车的感觉。
但RS 457同时也保留了细车的轻盈性,所在市区内驾驶或假日出游郊外,都能应付自如,厂方在两者之间的平衡是造得非常之好,所以既适合新手慢慢熟习驾驶跑车的感觉,同时对于老手也能提供甚佳的玩乐性。
编辑Sunny试驾RS 660感受
为何有今次Aprilia RS 457及RS 660的“拍跳”(不同级别所以不能说是比拼)呢?两车同属于一间车厂,RS 457属于入门级别的小跑车,RS 660则是进阶版的中量级跑车。
首先RS 457是厂方全新开发的入门级跑车,包括引擎及各方面,并非东凑西并、加加减减的产品,是一辆十分有诚意的作品。其实于数月前笔者也曾测试过,正因为试驾过RS 457后,觉得甚为好玩,很有笔者年青时驾驶的小跑车的感觉。
甚至乎至今已很丰富的驾驶电自行车的经验,RS 457绝对能给予笔者舒适感之余也可悠闲地驾驶。但如需要她“爆发”一下,便可开启Sport mode,即时就能提供另一种驾驶感受。相信如果以RS 457玩一些弯多路窄的路段,例如大清、深/浅水湾、赤柱石澳、大潭、甚至乎大雾山,将会有相高的乐趣。
都是说回为何会有今次的“拍跳”,正是前文提及测试RS 457时有相当好的感受,于是开始计划“自肥”,因为之前曾为RS 660、代理请来前冠军级车手李健鸿先生(也是笔者的朋友)拍了一辑相片,他当日也向笔者推荐RS 660,甚至不如试驾一段,但当时笔者只穿波鞋及短裤,所以婉拒了他的好意,继后一直也没有试驾过这款新车的机会。
自试驾完RS 457后,就即时联想到RS 660,应该会更加好玩,因为整体上并不是大过RS 457很多,但力量输出及电控系统等都较高了两级。当日交车时便询问代理好像有辆样版RS 660,他们回复“是”,还在陈列室并且改为示范车,不过就出现了一点问题,因为车辆已改装了很多他们所代理的其他改装品牌的部件,当然也有一个进阶感受。
所以看到这辆RS 660有很多地方已经过改装,包括前制动、碳纤维导风、煞车手泵等。而原装前避震可以全调校已是不错,后避震就更换了较高质数的Hypro紫色弹簧避震,令到避震系统可产生头尾呼应的作用,令驾驶时可以更加提升操控性。
虽然设定较为硬朗,但当路过一些凹凸不平的路况时也能吸收传来的震动,对于在道路上使用是非常重要,个人就觉得很“正”。另外也更换了Akrapovic碳纤维尾节死气喉,所发的声浪再配合这辆中量跑车的外型,即时感到很悦耳,喜爱驾驶跑车的骑仕必然会钟爱这股咆哮的声浪。当着车时,就即时可以令骑仕的精神为一振呢。
虽然今次这辆RS 660是代理的示范车,但其中一位同事(以往也是一位赛车手)更将电脑内的Custom Make全部关闭那些Traction Control及ABS,所以笔者试驾时为了安全,只用回基本的Mapping及Dynamic,因为两者仍然有Traction Control及ABS。
但就没有试用Custom Make,因为在街道上使用安全最重要,因为车辆的输出有100ps,加上车体较轻,操控性也甚好,由于不属高转数车,大概11,400rpm是红区,所以由低转到中高转已很有爆发力,用快速模式及扭动油门,力量即时涌现。
当然,RS 600已经加上了很多改装部件,令车辆可说增强了不少,而前制动已更换了一个比较好的Brembo 21mm煞车手泵,再配合前双碟及质数更好的Brembo煞车卡钳,所以令到前制动很强,同时也很线性。
由于笔者个子不高,当坐上车后双脚也未能完全着地,只能脚掌着地,但车体很轻,所以做推前、推后、停车、开车或掉头等动作时都很有信心。
另外也不会像公升级以上的跑车,因为马力可能加倍至200ps,重量也只是增多20kg以上,于马力及重量比较方面当然更强,不过在限速的道路上,多出的100ps马力其实是“无用武之地”!笔者也常说,油门在手,以同样驾车方式来操控如50ps、100ps或200ps的电自行车油门,专注性及微调是需要更为精细,所在道路上驾驶并不是“有大买大”,因为在现实的情况下会是很辛苦的。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今次试驾这辆RS 660是将RSV4下放而来的,变成一辆中量级两汽缸660跑车,所以试完车后当晚回家就觉得整个人好像“散晒”般,即使如此也是值得的,因为实在太好玩。
幸好试车当日天公造美,全程是太阳及飘动的白云,拍完硬照、行车相片、又在观塘绕道走了两转及在邮轮码头兜了数圈拍摄录像,最后回代理陈列室交车时,当闲聊休息之际,室外就突然下起倾盘大雨,真是有点走运。
至于RS 660的表现个人就觉得有很高的玩乐性,更配置了高端的电控系统及其他高质量配件等,售价只是$128,000,贵不贵就见人见智了,个人就觉得物有所值,而且新款快将到港有兴趣就留意代理及本刊。
总结
虽然笔者个人拥有多年电自行车经验,坦白说虽然跑车并非笔者心目中的首选,不过从客观上就非常欣赏Aprilia这个牌子,最简单的原因是作为欧洲牌子,Aprilia跑车是鲜有地由125c.c.生产至1,100c.c.。
笔者觉得Aprilia很有培育性,不会让你只能一步到位,而RS 457和RS 660这两款针对不同需要的中量级跑车,就是给予骑仕最好的进阶之路,绝对是通往跑车的一条门匙。
RS 457和RS 660的比拼是无意义,但却可以作一比较,因为两车既属同厂,尚算是同级,不过就是透过这样的比较,骑仕才更清楚原来中量级都可以有不同玩法,RS 457的便利,RS 660的畅快,而且还可以像试车同事所讲,RS 660透过改装可以再进入另一境界,这些都是在入手之前值得参考的资料,而正在为此两车“煎熬”的你,找到你的答案了吗?
2025 Aprilia RS 457规格表
全长:1,960mm
全阔:795mm
全高:-mm
轴距:1,348mm
座位高度:800mm
最低离地距:-mm
干重:159kg
油箱容量:13L
引擎型式:水冷四冲程并列两汽缸DOHC 8气门
缸径x冲程:69.0 x 61.1mm
容积:457c.c.
压缩比:10.5:1
最大马力:47.7ps/9,400rpm
最大扭力︰4.44kg-m/6,700rpm
供油系统︰EFI电子燃油喷注
点火:电子
起动:电动
驱动模式:链条
离合器/波箱:湿式多片6前速
耗油量︰4.1L/100km
碳排放︰93g/km
车架︰双梁式铝合金车架
前悬挂系统:41mm倒立式前避震,预载调校,行程120mm
后悬挂系统︰单筒油压弹簧,预载调校,行程130mm
前制动系统:320mm单浮动钻孔碟配ByBre径向四活塞卡钳,ABS
后制动系统︰220mm单钻孔碟配ByBre两活塞卡钳,ABS
前轮胎︰110/70-17
后轮胎︰150/60-17
2025 Aprilia RS 660规格表
全长:1,995mm
全阔:745mm
全高:-mm
轴距:1,370mm
座位高度:815mm
最低离地距:-mm
干重:169kg
油箱容量:15L
引擎型式:水冷四冲程直列两汽缸DOHC 8气门
缸径x冲程:81.0 x 63.9mm
容积:659c.c.
压缩比:13.5:1
最大马力:100ps/10,500rpm
最大扭力︰6.83kg-m/8,500rpm
供油系统︰2x48mm口行节气阀门,电子油门
点火:电子
起动:电动
驱动模式:链条
前倾角︰24.1度
拖曳距︰104.6mm
碳排放︰(Euro 5) 116g/km
离合器/波箱:湿式多片6前速速
车架︰双梁式铝合金
前悬挂系统:Kayaba 41mm倒立前避震全功能调校,行程120mm
后悬挂系统︰双筒油压弹簧下压及回弹调校,行程130mm
前制动系统:320mm双钻孔碟配Brembo径向四活塞卡钳
后制动系统︰220mm单钻孔碟配Brembo两活塞卡钳
前轮框︰铝合金3.5 x 17
后轮框︰铝合金5.5 x 17
前轮胎:120/70 ZR17
后轮胎︰180/55 ZR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