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1989年1月8日,一架載有126人的波音737客機在萊斯特郡M1高速公路墜毀,機上47人罹難。大眾對這宗悲劇事故引發了一場深入研究,探討如何減少乘客撞擊創傷,從而在未來挽救生命。
然而,一間名為Koroyd、總部位於摩納哥的公司也因受到這飛機失事事件後的研究所啟發,推出了一系列肢體護甲和頭盔保護裝置,為廣泛的市場生產不同的防護產品,包括滑雪運動、建築,甚至兒童汽車座椅。
在電單車領域中,他們還與美國騎行裝備公司Klim合作多年,將其防護措施融入某些防撞頭盔設計中,以提高安全性並減少內部EPS襯墊所需的發泡聚苯乙烯的數量。他們想出了一種圓柱形管材,在碰撞情況下吸收能量是最有效的方法,基本上是根據這些發現,發明了Koroyd。
它本質上是由數千根熱焊接在一起的塑料管材,然後製造出了這種片狀材料。這一系列空心管可以焊接成任何形狀,非常適合用於製造頭盔等複雜結構。在撞擊點,它們會相互扣合以吸收衝擊力並減少傳遞給騎仕的能量,據說比頭盔內的標準EPS效率高出42%。
由於EPS泡沫的外殼不透氣,空氣無法從中逸出,所以,當壓縮泡沫時,最終空氣也會被壓縮,泡沫會變得更緻密、更堅硬。在Koroyd的設計中,開放式單元結構意味著空氣可以在壓皺階段逸出,避免滯留空氣和材料緻密化。
但目前正在開發的不僅僅是頭盔襯裡,該公司還致力於為騎仕開發一系列透氣、有彈性的肢體護甲,旨在提高舒適度並減少騎仕疲勞。
該產品線的開發始於2024年,並根據當前的EN1621標準提供一級和二級保護,具有獨特的蜂窩設計,旨在配合騎仕的身體運動。他們設計了這種獨特的彈性體,一種膨脹結構,這些幾何圖案在膨脹和拉動時會以不同的方式形成和塑造。
每當騎仕的身體活動時,這些小藥丸就會膨脹、移動,貼合騎仕的體形。這些材料不僅具有延展性,還能真正地根據身體的自然運動進行塑形。
據稱,除了靈活性之外,這種設計還可以緩解寒冷騎行開始時穿著保護衣有時會產生的僵硬感。空氣變熱時會膨脹,變冷時會收縮。泡沫內部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尤其是在早晨天氣極冷的時候會變得非常堅硬。那是因為空氣被困在泡沫裡了。
他們的頭盔技術不僅具有在那些環境下不會變硬或變軟的優勢,而且還能起到保護身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