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样的车可以有着长达 35 年的产品周期?且车辆结构与设计里面几乎没有经过改变,YAMAHA 林道车 SEROW 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这边一次说给你听吧!
内容大纲
SEROW 故事的起点
![]()
1985 年,YAMAHA 为了开发出具备操驾乐趣与探索自然的车款打造了 SEROW,以“二轮二足”为出发点结合易控的引擎打造出容易上手的操控性。失败了就互相帮助,跌倒时就叫醒他、拉他一把,跟着 SEROW 一同面对冒险中的,是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
SEROW 诞生在一个将赛车科技淋漓尽致运用在市售车的狂热年代,因此当时越野车都以高输出、长行程悬吊为主流,因此拉高了驾驶门槛。而 YAMAHA SEROW 反其道而行,以无竞争、享受自然为出发点,开启了长达 35 年的生命周期。
![]()
经过了 35 年的光阴,SEROW 最大的改变是在 2005 年因应时局与法规并考虑到未来继续销售的前提下,将排气量提升到日本轻型车款上限的 250c.c.,这次的大改款除了引擎之外连车架也做了改变。而在 2005 年改款后持续了 15 年,除了从化油器迈入喷射以外,除了因对环保法规车辆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
#以上图片皆取自 www.YAMAHA-motor.co.jp
初代 (1KH/1RF/2LN) – 1985 上市
首辆 SEROW 推出,不同于当代的其他越野车,YAMAHA 定义出全新的两用林道车型,非常受到林道骑士欢迎。
![]()
第二代 (3RW1/2/3/4) – 1989 上市
车辆外型重新设计、并配备电发,油箱与电池容量比起初代有所提升,并且改进了悬吊与椅垫厚度、将乘客脚踏从摇臂移到车架上,提升整体舒适性。
![]()
第三代 (4JG1/2/3/4) – 1993 上市
将后制动系统由鼓煞改为碟煞,车架靠近脚踏的位置新增铝制保护板,避免被越野靴刮伤。
![]()
第四代 (4JG5/6/7) – 1997 上市
加强中、低转速扭力表现,加大油箱提升巡航距离,后轮圈采用无内胎钢丝框,更适合 On、Off Road 的多用途玩家。
![]()
第五代 (BA-DG08J) – 2000 上市
使用新型化油器有着更棒的油门反应,换上新设计、新制程的汽缸、锻造活塞,最佳化车辆的骑乘反应。
![]()
第六代 (BA-DG11J) – 2005 上市
换上了全新的 250 引擎与全新车架,连带着外型设计也有着很大的改变!在优异的林道性能下亦有着更舒适的公路骑乘性能。
![]()
第七代 (JBK-DG17J) – 2008 上市
为配合环保法规,SEROW 的供油方式从化油器改为了喷射,并透过前叉外管的变更改变前叉后倾角与拖曳距。
![]()
第八代 (2BK-DG31J) – 2018 上市
2018 年式 SEROW 换上了新设计的车尾造型与尾灯设计。且因应环保法规,加装了位于车身前侧左下方的废弃回收装置,连带着车重也微幅提升。
![]()
Final Edition (2BK-DG31J) – 2020 上市
最终版是基于 2018 年式换上新涂装,车身代码一样使用 (2BK-DG31J)。
末代 SEROW 采用红、绿两色,且车架也经过烤漆,是致敬初代 SEROW 的经典的车色。
![]()
看完了 SEROW 的起源故事与历代沿革之后,接下来就以实车拍摄与试驾来感受 SEROW 的魅力吧!本次我们找来了 1989 年第二代 SEROW 与 Final Edition,看看横跨了 30 年的时光,羚羊有着怎样的改变。
实车试驾 1989 SEROW 225
虽然找到 Final Edition 车辆拍摄,但旧款 SEROW 则不是最初 1985 年第一代,而是 1989 年第二代版本。
![]()
1989 年的第二代羚羊虽然是年近 30 的老骨头,但仍是现役战斗机,因此在外观上有非常多使用痕迹与战损。与其惜命命供在车库,倒不如让牠持续地奔驰在山林。
SEROW 自始至终的定位都是一样的,轻巧、简单、好上手,平日通勤还是假日出游都能轻松达成,以最简单、入门的方式,带着骑士体验自然、探索林道。
![]()
这样的前提下,SEROW 几乎是全尺寸 (前 21、后 18 轮圈) 林道车中座高最低的车款。
![]()
未经环保摧残的老羚羊
经过了数十年光阴甚至排气量从 225 提升为 250,老羚羊的爆发力比 Final Edition 更强,只能说在环保法规的限制下,气冷引擎生存真不容易啊。
以 Final Edition 说再见
2020 年,YAMAHA 推出了末代羚羊 “Final Edition”,为 35 年的岁月正式画下句点。
![]()
无论新旧,SEROW 始终秉持着二轮二足的初衷,即便是对林道不熟悉的骑士,也能安全安心的冲坡。
![]()
虽然对老手来说座高与足著性好坏不成问题,但对于初入林道的骑士,或面对高低落差大的挑战时,低座高的 SEROW 能让骑士安心不少。
![]()
两用轮胎无论是 Off Road 还是 On Road 都具备一定的抓地力。
![]()
除了座高低之外轴距也非常短、仅有 1,360mm,再加上 133kg 的车重,能够毫无压力的踏上冒险。
![]()
Final Edition 的细节
紧凑的引擎式布局,让 SEROW 有着十分小巧的车格,也让这要价不斐的小车更具精致感。
![]()
但…万恶的环保法规还是在车上留下痕迹,引擎左侧 Case 前方有着大大的二次废气回收装置。
![]()
因应穿着越野靴骑乘,车架两侧采用金属护板保护车架避免刮伤,总泵也为越野用的一体式设计。
![]()
短而小巧的打档杆,将越野时可能的损伤降到最低,脚踏也是林道使用的锯齿脚踏。
![]()
后悬吊采用预载可调后避震器。
![]()
仪表改为数位化不仅是因时代演进与增加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轻量化,少了指针机械机构与连接到轮鼓的机械结构能因此减轻把手周边的重量。
![]()
老羚羊采用的传统指针仪表与灯号倒也别具一番风味。
![]()
正统林道车的油门座走线方式,不会与把手护弓相互干扰。
![]()
十分老式的开关设计,左侧看起来像是阻风门的拨杆为警示灯开关。
![]()
小巧方向灯能避免倒车时受损。
![]()
紧凑的车尾线调亦是为了行走山林小径的设计。
![]()
隐藏在车壳下的完整随车工具
SEROW 的随车工具收纳位置非常特别,隐藏在车身右侧、汽缸头上方,完全没有破坏整体性与额外设置工具盒。
![]()
透过手转螺丝打开工具盒。
![]()
打开后能看到用夹链袋包覆起来的随身工具。
![]()
这个时代还能看到这么完整的随车工具非常不容易,最特别的是居然还有调整轮框钢丝的工具!
![]()
2020 SEROW Final Edition x 1989 SEROW 225
相差了 30 岁的两车,依然能在彼此身上看到对方的影子。
![]()
针对林道使用需求,出厂就配备了车头的铁制护杆。林道小径内倒车后的扶车、拉车都起到很棒的作用。
![]()
车尾扶手亦有同样的功能,这让 SEROW 不像许多林道车款需要另外购买救车绳。
![]()
Final Edition 完美的继承了 SEROW Logo,但在设计上却有着些许不同。
![]()
虽然线条有明显差异,但却能不难辨识一脉相承的设计理念。
正叉将轮轴设计在外管前方,有着长行程避震的同时却能有低座高。
![]()
老羚羊更是出厂就配备了保护碟盘的塑料护盖。
![]()
在 1993 年以前的老羚羊,后煞车都是采用鼓式煞车。
![]()
Final Edition 在后卡钳部分有着保护装置,相当注重细节与实用性。
![]()
更棒的是车辆采用无内胎钢丝框,基本上是高阶 ADV 才会看到的配备。对于 On、Off Road 两栖的 SEROW 来说相当适合。
![]()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 SEROW 原厂的一体式车底护板,无论是线条、密合度还是质感都非常出色。
就连排气管布局与车尾的线条都十分相似。
要说最大的差异,或许就是尾灯与尾壳角度的不同了吧!
![]()
旅程中的意外插曲、随心所欲的探索,就是两用车款最棒的价值。
![]()
不像场地越野车侷限用途,随时切换 On、Off Road 哪都能去!
![]()
总结 – 横跨 35 年魅力不减
SEROW 绝对算不上功能强大、完美的车型,但却能横跨 35 年岁月并在车迷心中永远占有一个位置,除了初期的设计理念与车辆定位就十分成熟之外,随着历代改款的修正与最佳化,如今成为一辆不可多得的经典车款。
![]()
若说有一款车,让初学者到老手都能享受其中的乐趣,那强悍的性能就绝对不会是关键,而是精准的车型定位与能屈能伸的性能。SEROW 就是这样的一辆车、或者说是能陪着骑士一齐前行的伙伴。
![]()
#图片取自 YAMAHA 日本官方网站
原文出处:温故知新 珍重再见!YAMAHA SEROW Final Edition x 1989 SEROW 225
资料授权“小老婆汽机车资讯网”
“Webike台湾”编辑部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