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zuki 在鈴鹿8耐上發布了全新的「GSX-R1000/R」。雖然先前我們已經針對這時隔8年改款的2026年式車型發布過大綱報導,但本文將結合現場獲取的第一手資訊,進行更深入的解析。這次的報導將聚焦在車身與電子控制系統。(接續前篇〈外觀與引擎篇〉)
GSX-R1000全新車型延續獨創的「柔韌車架」
2026年式 GSX-R1000/R 在車體結構上基本上沿用了舊款的配置:採用鋁合金雙樑式車架(Twin Spar Fram)、ASTEK(Showa)前後懸吊系統、六輻鑄造鋁合金輪框。原廠輪胎仍維持使用普利司通Bridgestone RS11,暫未宣布變更。但ABS已升級為ASTEK最新款,實現了小型化並減輕了51g。
相較於引擎內部幾乎全面革新,車體的變更較少,這也反映了GSX-R1000/R 纖細的鋁合金車架本身就具備獨特的柔韌性,其寬廣的適用範圍不僅適用於賽道,也同樣能享受在一般道路上騎乘所帶來的樂趣。主車樑部分結合了易於彎曲的壓製材料,這種注重騎士感受的精細設計已成為 GSX-R 的獨特個性,因此原廠判斷無需進行大幅變更。

2026年式 GSX-R1000R 拆解圖。關於車架和懸吊系統,並未宣布與舊款車型有何差異。

座椅下方的ABS單位模組變得更小更輕。
此外,高階車型1000R 配備的前後懸吊系統採用了 ASTEMO 引以為傲的「Balance Free 平衡自由式」結構。這種避震器在結構上消除了阻尼器內部壓力不均的問題,採用了被稱為雙管(Twin-Tube)的雙層管結構,利用高壓區向低壓區循環油液的方式,有效解決了避震器作動過度或反之作動遲滯的問題。近年來,這項技術在改裝零件市場也頗受到歡迎(※未在日本發售的標準版 GSX-R1000 則採用 ASTEMO製的「Big Piston Front Fork」=BPF 及標準的全可調後避震器)。
以Brembo 單體式卡鉗為核心的煞車制動系統亦未宣布變更,Brembo 獨創的浮動式煞車碟盤「T-Drive」也將繼續沿用。該設計透過增加內、外碟盤的接觸面積來減少固定座數量以達到輕量化,但缺點是易產生喀啦喀啦的異音,因此,GSX-R車型結合了傳統PIN式固定以抑制異音的產生。

ASTEMO的BFF(Balance Free Front Fork)、Brembo的單體式卡鉗及320mm碟盤將繼續沿用。

ASTMO的Balance Free機構透過結構消除了避震器內部產生的壓力差(會阻礙避震器的作動)。GSX-R1000R不僅應用於前叉,連同後避震器(BFRC-Lite)也使用了ASTMO的這項技術。

GSX-R1000 採用Brembo 煞車碟盤(圖為2017年式),同時使用了T-Drive(T字扣)與傳統PIN固定方式。
GSX-R1000精雕細琢的電子控制系統將改變駕馭感受
在車體方面,電子控制系統的成熟度尤其值得一提。舊款車型將搭載配備IMU(慣性測量單元)的循跡控制系統命名為「Motion Track TCS」,而新款車型已更名為「Suzuki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TCS)」。
此外,新車將Lift Limiter(即防浮舉控制)以及Roll Torque Control 扭矩控制系統(即根據傾角和車速來控制引擎輸出)這兩項功能,與 STCS 一併整合在一個名為「Smart TLR Control (智能TLR控制)」的全新集合式控制。可以理解為,這是將所有IMU 進行的驅動力控制邏輯統一整合為一個系統。

GSX-R1000/R 新型驅動力控制邏輯「智能TLR控制」概念圖。該系統整合了循跡控制(TC)、扭矩控制(RT)和防浮舉(LIFT)三三個系統進行協同控制。

「Roll Torque Contro」概念圖。該系統根據油門開度、前後輪速度、擋位等車身訊息,以及IMU 感測到的位置訊息,來控制電子油門,進而調控驅動力。

6軸慣性測量單元(6軸 IMU) 右上圖已是SS超級運動車款的標配。這個傳感器是用於姿態控制所必需的,可偵測車體於六個方向的動作。
防止後輪浮起及優化傾斜制動力的控制系統,仍繼續沿用「Motion Track Brake System」的名稱,而有三段調節引擎輸出/特性的S-DMS系統也繼續保留。電控方面,快速換擋(快排)、電子控制轉向阻尼、Launch Control 起步彈射等功能也自前代車型延續,但新增了「Slope Dependent Control System」,這是一項能根據坡度進行煞車控制的功能。
這項功能源自Suzuki 旗下搭載最先進電子控制系統的GSX-S1000GX車型。換言之,新款 GSX-R1000/R 的電控系統已更新至 Suzuki 的最新版本。所有電子控制系統都被統稱為「Suzuki Intelligent Ride System (SIRS)SUZUKI 智慧騎乘系統」,這也和GSX-S1000GX 車型相同。可惜的是,儀表仍是單色液晶顯示器,並未能升級為GSX-S1000GX 相同的彩色液晶儀表。

Suzuki 頂級高科技車款 GSX-S1000GX,它將所有電控裝置,包括電子懸吊,都整合在「SIRS」名下進行控制。該控制邏輯系統亦應用於新款 GSX-R1000/R 。

儀錶板將沿用舊款設計,採用單色(支援反白顯示)的LCD液晶螢幕。彩色液晶化……只能期待下一次的改款了!
GSX-R1000/R車重維持在 203kg,價格將如何變動?
裝備方面,採用ELIIY Power 鋰離子電池也是另一個重點。新款 GSX-R在符合法規要求的同時,車重仍維持與舊款(1000R)相同的203kg,輕量化電池的貢獻功不可沒。
該電池也已應用於不久前發表的 GSX-8T/TT 車型,但據說成本依然相當高高。受此影響,GSX-R 車系價格上漲似乎也無法避免。儘管GSX-R 在公升級SS超級運動車款中以親民的價格著稱,但以目前這個時代的市場環境下,價格上漲或許是在所難免的。
儘管如此,新聞稿開頭就寫著「在一般道路和與賽道上皆能」等字句,顯示這款車仍將維持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一款連一般騎士也能駕馭的SS超級運動車款。在越來越多SS超級運動車款走賽道專用化的趨勢下,GSX-R1000/R 作為一款兼具親和力的稀有車型,其存在感必將持續閃耀。

電池採用ELIIY Power製造的鋰離子電池實現輕量化,油箱上方還貼有ELIIY Power的貼紙。

鑰匙上印有40周年紀念標誌,猜測明年應該就會恢復為標準設計。想要入手的話就趁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