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IN一年長期實測:前GP車手原田哲也使用「MICHELIN POWER GP2」一年後的感想  

這款能在公路乃至賽道上自由馳騁的「MICHELIN POWER GP2」運動胎,由前GP車手原田哲也親自進行「為期一年」的長期測試。本企劃名為「MICHELIN一年長期實測」,將分三階段追蹤輪胎的壽命與性能變化!

首回測試地點選在Mobara Twin Circuit 茂原雙環賽道與Sodegaura Forest Raceway 袖浦森林賽道,為您帶來原田先生第一手使用POWER GP2的實際感想。邀您一同體驗前GP車手最真實的騎乘感受。  

原田哲也實測MICHELIN POWER GP2心得:「新胎直接下賽道也毫無問題」  

由綽號「Cool Devil」的原田哲也,對MICHELIN POWER GP2 進行為期一年的深入試乘評測!

 

更換輪胎對騎士而言可是件大事。一旦換上新胎,大多情況下會持續使用數千公里,甚至長達數個月之久,期間需面對各種氣候條件、各種路面與多變騎乘環境,輪胎也會隨之產生磨耗。  

本次企劃,是以12個月長期使用同一款輪胎,並記錄每一次騎乘後的實際感受,展開不同於一般短期試乘的「深入評測」,這樣的方式,更能貼近消費者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實體驗。  

選用的輪胎是「MICHELIN POWER GP2」,這是一款設定為賽道50%、公路50%用途設定的高性能運動胎款,恰好符合我目前的使用需求。無論是賽道騎乘、教學活動,或是工作日常通勤與私人旅行,我的騎乘型態正好與這條輪胎的設計理念不謀而合。可以說,POWER GP2 簡直就像是為我的騎乘生活量身打造。  

首次測試便以全新輪胎直接挑戰賽道。即便是身為職業車手的我,也不免感到忐忑、有些緊張。輪胎本需經歷「脫胎皮」與「熱胎」等前置作業,才能發揮真正最佳性能。如今卻要以閃亮新胎直接上場奔馳,自然難免繃緊神經。  

本次裝載POWER GP2測試的車款是BMW M1000R。這是一輛能爆發210PS最大馬力的猛獸。

全新狀態的POWER GP2(前輪)。清晰可見標示新胎線。

全新的POWER GP2(後輪)。在未經脫胎皮的狀態下直接征戰賽道。

 

舞台是千葉・茂原雙環賽道東側路線。活動為「原田哲也騎乘教學」,由我擔任首席講師進行領騎。領騎任務可是一門學問,運動胎需透過充分煞車與一定的過彎速度,才能發揮應有的高抓地力。然而,領騎時往往因應學員節奏放慢步調,使得輪胎難以達到理想的工作狀態。  

Mobara Twin Circuit 茂原雙環賽道舉辦的「原田哲也騎乘教學」課程實況。由原田哲也親自為每位學員講解騎乘技巧的人氣課程。

 

此次,我直接以全新輪胎進行賽道挑戰,再加上領騎速度較慢,出發前懷抱諸多不安駛入賽道後…立刻發現這些所有擔憂都是多餘。即便是在新胎、慢速條件的情況下,POWER GP2 仍能快速升溫,迅速展現穩定的貼地感。看似大膽實則謹慎的我,當下那一刻便感受到:「這條胎,絕對沒問題!」的反饋,從清晨的第一趟騎乘開始,就能安心全力奔馳。  

 

儘管是在全新、慢速的條件下仍展現優異的暖胎性能!

 

易操控的全方位特性  

這正是我選擇POWER GP2的關鍵理由。這款胎雖具備頂尖抓地力與高剛性,但騎乘特性卻絲毫不會極端,極易掌控。兼備將「高性能」與「易操控」兩者本是極難課題,POWER GP2 卻取得了這絕妙平衡。  

所謂「易操控性」,或許可稱之為全方位表現的體現。坦白說,若單純為了在賽道獨走狂飆,我會選擇更偏向賽道取向的「MICHELIN POWER CUP2」,畢竟它能提供壓倒性的抓地力,享受高速全力奔馳。但在教學現場,領騎需依據學員不同的技術程度調整速度與節奏,此時像全方位表現的POWER GP2就顯得更為適合。  

 

這種全能型的表現,以我個人見解非常適合想要自在享受賽道騎乘樂趣的騎士。畢竟,在公路上會遭遇氣候與路面抓地力等劇烈變化,賽道則需應對高速與高負荷壓力。能同時自在應對這兩種場景的輪胎,正是POWER GP2的強項。  

若夢想成為 MotoGP 車手,我會建議選擇如「MICHELIN POWER CUP2」等超高性能極致賽道胎。不過,現實是多數騎士並無此打算吧?(笑)。既然如此,對絕大多數人而言,POWER GP2 絕對綽綽有餘。即便以我的步調騎乘來測試,它也絲毫沒有任何怨言,再加上易操控的特性,實在是非常適合大多數騎士的首選輪胎。  

教學後的輪胎狀態。當日行駛71公里,輪胎呈現均勻的使用痕跡。

課程尾聲會,我與學員共同分析賽道騎乘影片。透過前GP車手的詳細指導之下,想必騎乘技術能飛躍提升。

 

低溫濕地仍展現抓地力  

在茂原雙環賽道完成POWER GP2 乾地測試後,很快就迎來驗證其「全天候適應力」的機會。當時氣溫驟降至6℃左右,完全不像四月的天氣,加上降雨,地點則換到了千葉的袖浦森林賽道。老實說即便面臨最惡劣的環境,我仍照常進行了私人教學課程。  

雖然懷著不安駛入賽道,但從起步便立刻感受到明確的路感與穩定的抓地力,完全無須擔心打滑!這樣的表現令人驚艷。有體驗過在寒冷氣溫濕滑賽道環境中的騎士,絕對都能明白能穩定操控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笑)但多虧了先前在茂原的騎乘經驗,我立刻就能感受到這條胎的穩固抓地力,讓我能毫無顧慮地持續教學騎乘。  

連學員磯野弘幸也表示在濕地倍感安心的POWER GP2。

 

這份安心感也不僅限於我一人,學員磯野弘幸先生也有相同感受。領騎時我透過後視鏡觀察,本擔心他「會不會被拉開距離…」,沒想到他一路緊跟不捨!(笑)。課後詢問時,他竟回應:「完全沒問題!甚至想試試濕地極限!」聽到這句話時,我內心是真的小小緊張了一下(笑)。  

這次在乾地賽道、低溫濕地賽道的兩種條件下測試POWER GP2,再次驗證其無論環境何種條件,都能帶來令人安心的騎乘體驗。目前雖然累積里程尚短,但我已開始期待未來會遇上怎樣的騎乘情境!  

總結  

您對原田哲也先生首回 POWER GP2 實測感想有什麼看法?從乾地到濕地賽道,經過實戰測試,這條胎確實展現出從日常旅行到專業賽道皆能發應付的廣泛性能。  

首回測試的總里程為80公里。下回將以更長里程進行測試,讓我們一同觀察 POWER GP2 的性能是否會隨時間與使用環境產生重大變化?敬請期待數月後的續篇報告!  

首回測試總行駛距離

【3/26 茂原雙環賽道】:2,940km→3,011km(71km)

【4/3 袖浦森林賽道】:3,011km→3,020km(9km)

合計:80km

 

MICHELIN POWER GP2 規格・特徵  

MICHELIN POWER GP2

 

具備「賽道50%、街道50%」特性的「POWER GP2」。相較前代「MICHELIN POWER GP」,在保持暖胎性能的同時全面提升各項表現。尺寸規格包含前輪1款、後輪5款,涵蓋超級運動跑車等主流規格。新增的160/60ZR17後輪尺寸對應CBR400R、SV650、Z650等中量級距車款。  

 

前輪採用2CT、後輪採用2CT+技術。前者中央配置高耐久硬質複合材料,兩側肩部採用高抓地力軟質複合材料;後者則以硬質複合材料為基底,肩部疊加軟質複合材料結構,確保過彎時的最佳剛性表現。

POWER GP2 尺寸規格表。

系列特徵。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報をお屆けします

推薦文章